热门推荐

许剑毅:2017年服务业稳定较快增长 质量效益提升

    日期?018-01-22 15:51:35     来源?a href='http://www.stats.gov.cn/' target='_blank' style='color:#AA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在线浏览次数?span id="hits">?

  2017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化,经济效益持续提高,新动能加快成长,服务业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推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br />  
  一、服务业稳定较快增长,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增?/strong>
 
  2017年,服务业增加?27032亿元,占全国GDP比重?1.6%;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0%,比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1?.9个百分点,已连续五年在三次产业中领跑?nbsp;服务业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8.8%,比第二产业高出22.5个百分点;拉动全国GDP增长4.0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出1.5个百分点?br />  
  全年服务业生产指数累计比上年增长8.2%,较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各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基本都在8%以上,呈现出平稳较快的运行态势。在主要行业中,除房地产业、金融业外,其他行业的服务业生产指数均高于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增长较快,增速达到或接近两位数?br />  
  服务业整体规模持续扩大?017年,第三产业新登记企?79.4万户,同比增?.5%,占全部新登记企业总数?8.9%。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5040亿元,比上年增长9.5%,增速高出第二产?.3个百分点;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9.4%,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高出第二产?2.1个百分点?017?-11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2%,其中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额同比增?3.6%;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13.5%,占外资总量比重?2.5%,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00.9%?br />  
  二、服务业新动能加快成长,推动服务业经济结构升?/strong>
 
  2017年,服务业新动能加快成长。驱动新动能发展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三大门类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8%,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8个百分点,拉动第三产业增?.3个百分点?-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的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8.0%?3.5%?5.1%,比上年同期分别加快2.5?.7?.2个百分点?br />  
  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数字经济成绩斐然,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3.3%,数字内容服务行业同比增?4.0%,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行业同比增?7.5%,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行业同比增长43.6%?-11月,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高?12.1亿GB,同比增?58.2%;全年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2.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上年?2.6%提高?5.0%;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诞生了盒马鲜生、超级物种等超市加餐饮新业态。平台经济发展迅猛,一些新兴平台如微票儿、喜马拉雅FM、猪八戒网和腾讯云等交易额同比实现成倍增长。网络视听高速发展,2017年全国视频预付费会员用户将增长至1亿。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增长迅速。住宿领域共享经济快速发展,预计全年市场交易规模可达125.2亿元,比上年增长42.6%?br />  
  新动能的加快成长极大推动了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017年,以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新兴服务业[1]增速明显快于传统服务业,对服务业生产指数的贡献逐季增强,四个季度对总指数的累计贡献分别?4.4%?6.6%?8.3%?0.2%,拉动服务业增长分别?.8?.0?.2?.3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三大门类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15.4%,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8.0%,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7.2%,拉动全国GDP增长1.2个百分点,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动力?br />  
  三、服务业经营效益显著改善,利润率提高
 
  服务业生产经营效益摆脱了近年来低迷状况?017?-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利?1618.0亿元,同比增?0.4%,比上年同期提高28.2个百分点?0个行业门类中?个行业营业利润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扣除投资收益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经营性利润同比增?1.2%?br />  
  2017?-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率达到14.3%,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0个行业门类中8个行业营业利润率高于上年同期;成本费用利润率达到15.4%,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0个行业门类中9个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高于上年同期。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都超?0%?br />  
  四、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准不断提升,已在一些领域世界领?/strong>
 
  服务业产品引领中国创造。被外媒点赞的中?ldquo;新四大发?rdquo;,即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都属于服务业或与服务业密切相关?017?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处理移动支付业务97.22亿笔,金?9.26万亿,同比分别增?6.7%?9.4%?ldquo;印度版支付宝”?ldquo;泰国版阿里巴?rdquo;受到热捧,中国移动支付技术已开始走向全球。中国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已超过1亿,摩拜单车被评?ldquo;2017年改变世界的50家公?rdquo;之一?br />  
  中国服务业技术、标准在多个领域位于世界先进水平?017?月,中国“墨子?rdquo;量子卫星成功实现国际上首次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通信,量子通信技术已跻身全球领先地位。百度公司研发的Apollo 2.0无人驾驶平台系统已能实现城市道路上的自动驾驶。依图科技搭建了全球首个十亿级人像对比系统。华为公司开发的全球首个端到?G预商用系统, 已进入多个信息产业发达国家,荣获“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rdquo;,中国已成为全球5G技术、标准、产业、应用的引领者之一?017年,中国专利质押融资额达720亿元,比上年增长65%,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额已超过40亿美元?br />  
  五、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化,推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房地产业去库存效果明显?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5.3%,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12.1个百分点,创?008年以来新低。金融业去杠杆成效显现,2017年底全国广义货币(M2)同比增?.2%,比上年同期降低3.1个百分点;其中,金融机构持有的M2增长7.2%,比整体M2增速低1个百分点,而住户和企事业单位持有的M2增速则高于整体M2增速,资金在金融业内部过度循环明显减少。服务业企业降成本初显成效,2017?-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的成本费用比上年同期下降1元,每百元营业收入的财务费用比上年同期下?.0%?br />  
  服务业领域改革措施助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一是金融业的改革推动了经济结构变革,服务业经济新动能获得金融支持力度明显加大?017年全国服务业新增中长期贷款占全部中长期贷款增量比重比上年提高6.7个百分点。房地产业、产能过剩行业贷款收缩,2017?2月末,全国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速比上年末回?.1个百分点;产能过剩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下降1.7%,降幅比上年末扩?.7个百分点。二是交通运输业的改革推动了全社会交通物流成本下降,2017年全国企业物流成本下?00多亿元。三是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等传统行业进一步融合,促进了传统行业生产经营效率提高?017年,制造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接?0%?0%以上的制造业企业实现网络化协同;传统制造业代表企业海尔依托“互联?”打造智能工厂生产线,制造的洗衣机耗时减半,产品价值却翻番。前三季度,全国农村网络零售同比增长38.3%;截?017年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各类经营主体?3万家,营业收入近5500亿元;新动能产业使农户农业经营收入增长达67%?br />  
  六、服务业发展更好地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strong>
 
  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017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从业人数同比增?.2%,增速高于第二产?.0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新增就业人数?1.8%,高于第二产?3.6个百分点。在服务业的强劲带动下,2017年全年城镇就业目标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信息化技术在教育培训中广泛应用, 2017年底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0%?br />  
  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五大幸福产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加了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017?-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ldquo;五大幸福产业”营业收入合计同比增长13.8%,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017年,我国人均出游次数达到3.7次,比上年明显增加;全国建设各类体育场地2万余个,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提高?1.3%;城市院线观影人次达?6.2亿,比上年增?8.1%;远程医疗覆?.3万家医疗机构和所有国家级贫困县,开展远程会诊,远程病理、影像、心电诊断等服务超过6000万例次。截?017?1月底,全?3.4%的养老院提供了不同形式的医疗服务,养老院护理型床位占比提升到46.4%,老年人口的医疗需求得到了更好地满足?br />  
  七、服务业未来发展预期乐观
 
  ?017年四季度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问卷调查,企业对未来经营预期普遍较为乐观,四季度经营预期指数达?1.5%,比上年同期和三季度明显提高?018年服务业仍将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一是国家宏观调控机制的继续创新和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深化,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等都将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随着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升级,消费对服务业增长的刚性作用将进一步显现。三是中国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为服务业新动能持续快速成长提供有力支撑。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将继续带动和引领中国经济较快增长?br />  
  注[1]:现代新兴服务业包括仓储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业,商务服务业,研究和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0个行业大类?br />  
(作者系国家统计局服务业司司长;原文链接: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801/19/t20180119_27807007_6.shtml?br />
(田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