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018-01-03 10:07:40 来源:每日经济新?/a> 在线浏览次数?span id="hits">?
尽管目前还没有当地管委会的回应,毛振华单方面?ldquo;雪地陈情”也有待进一步核实,??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已经表示,高度重视毛振华反映的问题,专门派出省委省政府环境整治办、省政府企业投诉中心赴亚布力开展深入调查。公众也有理由相信,这一事件背后会有更多?ldquo;隐情”被逐渐披露出来?/p>
对于毛振华控诉当地管委会及其执法机构“侵占土地”?ldquo;建设非法栈道”?ldquo;威胁旅行?rdquo;?ldquo;强买强卖”等,这究竟是否属实还有待调查,但即便是作为发生在东北的一起个案,依然指向一个十分宏大的区域经济发展命题,不失具有引起普遍反思的样本价值,即优化营商环境与保护企业家精神,与振兴东北紧密关联在一起?/p>
更值得反思的是,此事警示我们,虽然全国上下高度达?ldquo;营商环境就是生产?rdquo;“企业家精神是改革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元素”等共识,但仍然存在类似亚布力事件这样?ldquo;最后一公里”现象?/p>
2017年,李克强总理曾在短短一周时间内接连三次提到“优化营商环境”。在2017??3日召开的全国深?ldquo;放管?rdquo;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总理加重语气对与会人员说?ldquo;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
为什么总理会一再强调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呢?这是因为我国营商环境虽然有很大进步,但也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我国营商环境排名不仅落后于发达经济体,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rdquo;
营商环境成为当前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研究发现,好的营商环境的确能实实在在地提升生产力?/p>
世界银行2012年发布的“在更透明的世界里营商”报告表明,良好的营商治理环境使开办企业需要的时间减少10天,就会使投资率增长0.3个百分点,GDP的增长率增加0.36%。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但凡经济发达的省份,往往也都是营商环境更好的地区,如浙江、广东等?/p>
相反,差的营商环境必然影响到社会生产力。这也是“雪地陈情”引发广泛舆论关注的一个重要背景?/p>
实事求是地说,近年来,对营商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东北三省直面问题不护短,包括黑龙江省在内的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保护企业家精?rdquo;上是下了一番苦工夫的,从官方和民间企业家的“获得?rdquo;来说,也是有了极大改善的?/p>
翻开2017年东北三省政府工作报告,优化“发展环境”成为高频词汇,折射出东北各级政府打造诚信政府、法治政府的决心和行动。比如黑龙江省成立了全国首家省政府企业投诉办理机构,已处理解决了一大批涉及政府部门违约失信、不当干预?ldquo;三指?rdquo;等违规违法问题,全面清理10068项行政法规,精简?074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部清零;再比?016年底辽宁省人大常委会通过《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p>
亚布力事件也说明了一个问题,虽然东北三省营商环境纵向比较有了十分显著的改善,但与发达省份进行横向比较仍差距不小,黑龙江省应当以调查亚布力事件为契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尤其是突?ldquo;最后一公里”问题?/p>
其实,不只是东北地区,在不少地方也或多或少存?ldquo;最后一公里”问题。优化营商环境的“最后一公里”现象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目前改善营商环境,很多是从地方政府角度出发的,而真正的营商环境应该从企业家?ldquo;获得?rdquo;出发。换句话说,地方政府要从文件中走出来,要把为企业服务落到实处,这也是保护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义所在?/p>
二是一些地方政府还存在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对此一定要捋清政府与企业的利益边界,防止政府与民争利,更要杜绝少数官员以权谋利,尤其是要避免毛振华所说的“打着政府的幌子上瞒下?rdquo;,这恐怕是下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攻坚战?/p>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rdquo;无论是优化营商环境、保护企业家精神,还是东北振兴,应该要从“雪地陈情”的毛振华开始,要切实解决好企业家的“痛点”“难点”“堵点”,才能真正促进当地生产力的进步,才能避免破坏振兴东北大局的事情发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