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2017年CPI重返?时代?当前物价形势有助经济平稳运行

    日期?018-01-11 15:03:37     来源?a href='http://jjckb.xinhuanet.com/' target='_blank' style='color:#AAA'>经济参?/a>     在线浏览次数?span id="hits">?

  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017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PPI)。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CPI比上年上?.6%,完成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的调控目?PPI同比上涨6.3%,与上年同比下降1.4%形成鲜明对比,结束了?012年以来连?年的下降态势?
 
  有关专家表示?018年,我国物价通胀水平或保持总体温和,CPI和PPI之间的剪刀差有望逐渐收窄,物价形势将有助于经济平稳运行,不会产生货币政策相应调节的要求?/div>
 
  全年CPI重返“1时代”
 
  2017年全年,CPI同比上涨1.6%,涨幅比2016年回?.4个百分点,重新回?ldquo;1时代”。食品价格下?.4%,是?003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主要受猪肉和鲜菜价格下降较多影响。非食品价格上涨2.3%,涨幅比上年扩大0.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消费品价格上?.7%,服务价格上?.0%?/div>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认为,2017年全年,我国CPI走弱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涨幅较低,从2017?月以来食品价格一直负增长。全年气候相对平稳,蔬菜粮食供应充足,食品价格保持低位。猪肉价格在2017年迎来下行周期,?月到10月的每月降幅都超?0%,对物价形成下拉作用。非食品价格和核心CPI走势则平稳,全年平均上涨2.3%?.2%。核心CPI呈稳中略升态势,主要原因是医疗保健、教育旅游等服务类价格上涨?/div>
 
  2017?2月份当月,CPI同比上涨1.8%,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连?个月处于“1时代”。其中,城市上涨1.9%,农村上?.7%;食品价格下降0.4%,非食品价格上涨2.4%;消费品价格上?.1%,服务价格上?.0%?/div>
 
  “从同比看,食品价格下?.4%,影响CPI下降?.08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4%,影响CPI上涨?.93个百分点?rdquo;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分析说,受对比基数较高影响,鲜菜和猪肉价格分别下降8.6%?.3%,合计影响CPI下降?.46个百分点;鸡蛋、羊肉、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同比涨幅比上月均有所扩大,合计影响CPI上涨?.28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居住、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分别上涨6.6%?.8%?.1%,合计影响CPI上涨1.37个百分点,占非食品价格上涨影响程度的七成以上?/div>
 
  12月份,CPI环比上涨0.3%。其中,城市上涨0.3%,农村上?.4%;食品价格上涨1.1%,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上?.5%,服务价格上?.1%?/div>
 
  PPI同比由负转正
 
  2017年全年,PPI由上年同比下?.4%转为上涨6.3%,结束了?012年以来连?年的下降态势?/div>
 
  绳国庆分析说?017年全年生产资料价格上?.3%,影响PPI上涨?.13个百分点。其中,涨幅较大的行业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分别上涨29.0%?8.2%?7.9%。生活资料价格上?.7%,影响PPI上涨?.17个百分点?/div>
 
  2017?2月份当月,PPI同比上涨4.9%,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上?.4%,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5%,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div>
 
  从环比看?2月份,PPI环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9%,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2%,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div>
 
  从主要行业看,涨幅扩大的有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上涨3.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上?.0%。涨幅回落的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7%。由升转降的有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5%。由平转降的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3%?/div>
 
  2018年通胀压力不大
 
  交通银行认为,2018年,CPI同比涨幅或上升至2%左右,通胀水平温和;PPI同比涨幅或回落至3.5%左右,CPI和PPI之间的剪刀差逐渐收窄?/div>
 
  连平表示?018年,我国经济增长总体上平稳,国内需求难以大幅扩?随着去杠杆、防风险和监管政策趋紧,市场利率小幅上行,流动性合理适度?018年难以出现较大的通胀压力。猪肉价格迎来上行周期,食品价格可能恢复性回升,成为推动2018年CPI上升的主要因素?018年价格涨势可能会从生产端向消费端转移。从PPI看,未来大宗商品价格难以持续大幅上升,未来输入性因素对PPI的抬升作用减弱。在国内投资需求趋弱的情况下,2018年工业产品价格上涨步伐将会放缓,PPI难以重拾大幅攀升之势。由于去产能工作持续推进,环保限产力度加大,对产品价格形成支撑?/div>
 
  “从总体上看?018年物价形势将有助于经济平稳运行,不会产生货币政策相应调节的要求?rdquo;连平表示?/div>
 
  有专家指出,目前的物价水平并不会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牵制?018年的政策重心在于防风险、去杠杆,意味着货币政策难松。但在双支柱的框架下,监管政策密集落地会逐步加强宏观审慎的调控效力,有助于货币政策向中性回归?/div>
 
  也有专家指出,基于当前我国价格运行面临的新特点和新挑战,我国应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不断创新价格调控思路,完善价格调控机制,使物价调控手段更加精准高效?/div>
(田慧?

相关阅读